第一百零一章 八零年代(10)_快穿之回收站
笔趣阁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一百零一章 八零年代(10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零一章 八零年代(10)

  第一百零一章八零年代(10)

  她一说话,在场的大娘婶子们都安静了,大伙整齐地望向江易。

  “嗯,是打算做一个儿童车试试。”

  村长老婆两眼直放光。

  “那做出来,就卖给我家吧,这十块钱就先抵了,还差多少到时候补!”

  江易点头,“那也行。”

  又忽然想起点事儿,就问,“婶子,你家小孙子有四岁了吧?我好像还没见过,有多高,胖不胖?”

  村长老婆用手给比划了下,“有这么高了,胖倒是不胖,这不,跟着他爹妈在城里住着,说是要什么科学育儿,不让多吃啊!”

  旁边就有人插话了,“啥科学育儿啊,咱们生了这么多的孩子,不也都养活大了?”

  “要说有办法还是莲蒊嫂子家里啊,四岁的娃都给买车啦!”

  江易跟村长老婆告了别,就朝市中心走去。

  有钱又有闲工夫,江易就准备进城,去书店和图书馆这样的地方多看看,好多了解下辰国的历史。

  也有位家里最近要办喜事的,跟江易定了一台收音机。

  “江易!是进城吗?上来吧,捎你一截!”

  一辆骡车停在了路边,车上坐着的人抬手跟江易打招呼。

  村长老婆拿了五十块钱要给江易,江易没要,最后推来让去,又补了十块钱。

  就村长老婆说的那种儿童车,实在是太古老了。

  江易花了两天工夫,把儿童车给攒了出来。

  就连江易的可回收库里,都找不着那种模样的。

  江易只好从可回收库里找了几个儿童车魔改一番。

  赶车的是她外甥,她是等不到过周末,儿子一家人回来了,必须!赶紧!给送到城里去!

  好给她宝贝孙子一个大惊喜!

  村里其他人就都笑了。

  西街则相对人少点,以书店、文具店、工艺品店为主,走到头,就是沁城图书馆了。

  “是啊!我家那些小的,天天就知道在泥里打滚,得亏他们没见过儿童车,不然就算把我们老的骨头榨了油也给他们买不起!”

  村长老婆笑呵呵地,“对,就是你做的那个小车,今儿就给小宝送过去!”

  “只听说过自行车,这儿童车是个啥呀?”

  江易几乎什么东西都不缺,自然就没多少兴趣了。

  要不,她一听说江易现在自己会动手做这做那的,就赶紧跟着村子里的妇女们过来了?

  “哎呀,看你土不土!儿童车就是那种小小的,三个轮儿,专门给小娃娃骑的!咱村虽说没人舍得买,可是城里有啊!”

  江易今天换了身干净利索的衣裳,也确实不想坐小巴车人挤人了。

  村长全家都惊了。

  江易坐在边上,缩起了腿,尽量不要碰到车板上放的东西。

  江易这次去是买书的,就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铅灰色挎包,白色短袖衬衫配灰色长裤,站在路边等着车。

  也就没别人再来找他订制了。

  村长儿子一家就住在这个家属院里。

  众位大娘婶子们夸赞一番婚事定制收音机,再畅想一下传说中的儿童车,这才算尽兴,说说笑笑地离了江家,又转战玉花大娘家去了。

  这个地方离市中心,也就是几百米,走上几步路也就到了。

  再加上给另一家的婚庆订制收音机,江易如今手里就有一百多块钱,在这个时代,算是小有资财了。

  这人正是村长老婆。

  他“手工”打造的收音机也就才卖出去两台,口碑还没有传开。

  他是挑了个傍晚时分,扛在肩上给村长家送去的。

  沁城县不大,几个街道的功能划分得都很清楚。佚

  村长老婆点点头,“可不是,咱家眼下就这么一个孙子,那还不是想要啥就给买?偏偏这儿童车它也紧俏啊!也得要票才能买,我家小国两口子虽说都进了城,可惜都是临时工,房房不分,票票没有,都还得靠我们老两口贴补呢!小宝眼巴巴地想要个儿童车,我们倒是舍得出钱买,可是上哪儿买去?”

  这个时代的百货商店里的货品不多,大部分紧俏的还需要票。

  一条最大的商业街分成了东西两街,东边是人流最多的,街道两边都是饭店和百货商店。

  骡车走了约摸三十多分钟,最后停在了沁城县化肥厂的家属院小门边上。

  就欣然坐上了骡车。

  “看你说的,还是你家有办法,我家三个都闲着呢,倒是想去当临时工,那也得有那个门路啊!”

  这些东西里有菜有鸡蛋篮子,最大的还属当中的大号麻袋,鼓鼓囊囊的,能看出点形状。

  “是呢,有一回我进城去买化肥,就看见大街上有个大人带着个骑小车的娃娃,别看它小,那也是有座有轮的,小娃娃骑上头,神气得很咧!”

  毕竟,无论是原主的记忆,还是大江村的人,或者每天能听到的那点电台新闻,都没法让江易拼出完整的辰国发展史。

  直接就奔了西街,先进了家中等店面的书店。

  不像在江易的时代,小书店基本上都已经倒闭,只有几家兼具拍照打卡功能的网红书店才能存活着。

  这边书店里的人虽不至于像百货商店吧,却也着实不少了。

  尤其是在文学名著那一区,几乎每个书柜子前头都站满了一排人,捧着书在看着。

  江易搜索了一番,找到了历史一区。

  他随手拿起一本辰国古代简史翻开来看。

  辰国古代史是从四千年前的凤朝开始的。

  而辰国的主要疆域,都是在凤朝后的第四个朝代辰朝形成的。

  这也是辰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。

  人口、疆域面积、科技发展、艺术文学,无不遥遥领先于全世界。

  也正是这个原因,如今的国家,建国后就自称为辰国。

  辰国以后,又有六个朝代兴亡更替。

  既然是简史,每个朝代的篇幅都不太多,只会着重写一下开国大帝,中兴之主和亡国昏君。

  江易发现,上了古代简史的女皇,竟然有四位!

  这四位,有一位是凤朝的开国大帝,也就是说,辰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皇帝,竟然是女皇!

  余下的三位有名的女皇,两位是中兴之主,一位是亡国昏君。

  江易震惊了。

  他就说虽然大江村的生活,似乎跟他那个时空的八十年代极为相似,但也有些隐约的不同感,原来根源是在这儿!

  要知道他那个时代的历史里,本国就只有一位女皇,还是先当皇后,再夺了儿子的权得来的。

  但这辰国历史可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
  首先凤朝的开国之君,一位英才大略的奇女子,不到二十岁就已经领兵征战,大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外来强敌,俘虏上万,尽数坑杀殉葬。

  有这般赫赫扬扬的战功,四海之内的老百姓,望风而拜,共同将这位女皇奉为至尊。

  这就是凤朝的开端。

  开国之君都是女子,那皇位的继承权自然也不会刻意地有男女的区分。

  不过这一点简史上没有写,要想知道是不是江易猜测的那样,那还得去看辰国通史。

  江易放下手里的小册子。

  这本小册子全书大概不到八万字,还图文并茂的,估计是给少年儿童看的。

  江易很快就在书架的最上层,看到了厚厚的辰国通史。

  好么,厚如砖头的通史,一共有十册!

  哪怕江易看书的速度很快,又很喜欢看点历史,这会儿也是头皮发麻。

  十册一共五十块!

  相当于一个大件的价钱了。

  难怪这些大部头摆在最上层,还落了点薄灰,一看就是没什么人动过的样子。

  这个价格,要花工人一个月的工资,能舍得真掏钱买的,那估计是少之又少了。

  这别说江易能不能看得过来,又舍不舍得掏钱买,就是买下了,他也不好拿回去呀!

  江易想了想,左右找了找,找到一本凤朝史话。

  这一本书三块钱,厚薄适中,江易翻看了几页,觉得文风简约又自然,看上去很舒服,就把这本书留了下来。

  他又挑了本辰朝风云和近代辰国战争录,拿到柜台结了账,一共花了十块钱。

  他背着这三本书找到沁城图书馆。

  沁城图书馆的原身,是一座三百年历史的庙宇药神庙。

  建国前这座庙就已经毁于大火,只剩下了孤零零一座药神阁,和阁前一口古井。

  建国后,沁城市政厅将药神庙维修一番,保留药神阁和药神井做为保护区,其余地方建成了一座风格仿古的三层小楼,但这个小楼却有着公共的功能……市图书馆。

  江易在一楼办事柜台前,办了张卡,交了十块钱的押金。

  办卡的阿姨看了看江易的身份证,上头的地址是大江村,再看江易年纪轻轻,又斯文白净的,就猜着估计是刚毕业的高中生,准备参加高考的。

  毕竟,今天又不是周末,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,来图书馆的,不是退休老人,就是准备参加高考的。

  “高考参考书什么的,都在二楼202啊!”

  热心肠的阿姨还提示了一句。

  江易点点头道谢,转头就上了三楼文史馆。

  江易在门口存了包,进了文史馆的书库里,没费什么工夫就找到了辰国通史。

  江易就抽出了第一册,找了个空座位坐下慢慢看起来。

  辰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凤天枢,还真是位天降猛女啊!

  从一个小城主到史上第一帝,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上百次,竟然无一败绩。

  这也就难怪在她活着的时候,国内一片祥和,等到她死后没多久,才会有重臣勾连皇子发动叛乱了。

  凤天枢生了两子一女。

  她死后,皇位由长子继承。

  但长子的统治能力比起凤天枢来就差了许多,在位时经历过两次叛乱,使得凤朝国力大减。

  凤朝的第三位皇帝,就是第二位皇帝的长女了。

  在五个兄弟姐妹里,这位长女能力最强,才干出众,据说很有祖母的风范。

  看到这儿,还有什么不明白的。

  难得啊!

  凤朝不光是女帝开创的,皇位继承也基本是男女平等的。

  原则是嫡长,但如果嫡长实在不行的话,就会另选贤能。

  江易看了七八十页,不知不觉地就看到了中午。

  图书馆里不准吃喝,不少人就在饭点出去,到图书馆旁边的几家小饭馆吃上一顿,再接着回来看书,江易摸了摸肚子,也准备去尝尝这个时代的饭馆饭菜……

  化肥厂家属西小区幼儿园的门口,好些个家长都伸长了脖子朝幼儿园里头张望。

  不大会儿,一群穿着统一园服的小豆丁们排着队,唱着歌就朝园门口这边来了。

  村长老婆早就在门口过道上占了个好位置。

  站在她身边的,是她的亲家母,儿媳妇的亲娘,她小孙子的姥姥。

  两位大娘互相看了眼,特别有默契地点了点头,仿佛在执行一项艰巨又神秘的任务。

  亲家大娘随着人群往前挤,争取站在前排位置,让小宝一出来第一眼就看到自己。

  村长老婆,和她带来的一大坨东西,则牢牢地霸占住出门道路的一大块位置。

  这就把一干带着三轮儿童小车的爷奶姥们挡得死死的。

  “哪里来的村里人啊?”

  “真不懂事!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?”

  “哎!这位大姐,卖土特产的话,要换去别的地方呀!这里是幼儿园啊!”

  “是啊,大家都急着接孩子,谁有闲工夫买土特产啊!”

  村长老婆翻了个白眼。

  她家当家的当村长也有十几年了,她跟着沾了光,村里人谁不敬她三分啊?

  也就是到了这儿,居然被人给瞧不起啦!

  瞧不起她可以,可是瞧不起她小孙子不行!

  看她今儿放个大招儿!闲瞎那些人的狗眼!

  “嘿嘿,大哥,大姐,都一样,都一样,俺也是来接俺家小孙子的!”

  村长老婆也不怵,谁说话就冲谁笑笑。

  被她看着的人都忍不住心里直翻白眼。

  烦死!谁跟这村里婆子一个样啊!

  再说了,看你脸上那褶子,叫谁大哥大姐呢?

  话虽如此,被叫到大哥大姐的,还是忍不住看看自己的衣着打扮,反省下自己出门的时候是不是穿了件最土最破的出来了?

  正内心交战呢,孩子们就像是被放了风的小鸡崽一样,一只只地撒欢出来了。

  “小宝看看,谁来接你啦!”

  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被亲家大娘领着出来了。

  小男孩看到村长老婆,惊喜地大叫,“奶奶!”

  “哎哟!俺的乖孙哟!”

  村长老婆一看见小男孩,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开心。

  旁边也有几个小朋友,牵着大人的手出了园门。

  其中一个小男孩就歪起脑袋,学着村长老婆说话,“哎哟!俺的……唔唔!”

  还好家里大人及时地把后半句话给捂住了。

  小宝扭回头去,两只眼睛瞪大,鼻子皱起,凶狠地看着对方。

  “小强!”

  他说着就举起了小拳头,不过他姥也及时地把他拳头给按下了。

  跟对方的家长皮笑肉不笑地还打了个招呼。

  哼哼!

  今儿咱还有大事儿呢!

  先不跟他们计较这些个小事儿。

  叫小强的小男孩大摇大摆地走到小宝前头,又大声地问,“爷爷,我的小车呢?带来了没?我要骑着回家!”

  “带来了!带来了!你看,那不是你奶奶看着呢么?”

  小强小跑到自家奶奶身边,动作熟练地就骑上了那苹果绿的儿童三轮车上。头一扬,胸一挺,眼光斜瞅,“开车喽!”

  小宝把脸扭向一边,嘁!

  不就是一辆破车么?有什么了不起!

  他才不稀罕看呢!

  “小宝,你快看,你奶奶给你带了个生日礼物!”

  姥姥见状赶紧把小宝的脸又给正回来,指着地上那一大坨叫小宝快看。

  娘的,今儿不把这帮子看不起村里人的老家伙和小家伙们给震住,她田姥姥就倒过来姓!

  村长老婆则刷地一下,扯开了那坨麻布,露出了下头的真容!

  小宝的目光落在上头,有瞬间的呆滞。

  好半天才倒抽了一口气。

  指着那麻布下的东西,激动地问,“……奶,奶,这,这是给谁的小小,小车?”

  看他,激动的都说不清话了!

  然而旁边的人也都大吃了一惊。

  几乎所有的小孩子,压根就不肯再挪动半步,眼睛仿佛就长在了那生日礼物上头。

  这是一辆小车!

  鲜红色、敞篷、有座位、有驾驶室、四个轮的、小跑车!

  这个时代,有一辆铁皮的三轮儿童车,就已经是奢侈品了。

  别说村里人了,很多双职工的家庭里,也舍不得给孩子买一辆,更何况这儿童车也不好买。

  自从第一个家长带着三轮儿童车来接孩子以后,幼儿园就兴起了一股子小童车攀比风!

  一开始还是辆半旧的儿童车,后来另一家就带了个新的儿童车。

  再后来又有一家不光带了新车来,还让自家娃的小伙伴也能来试骑两下!

  江小宝就是因为有车的小强不肯给他骑车,回家哭了好几场的!

  这会儿,他在幼儿园中班丢的面子,在整个幼儿园都找回来了!

  恐怕以后好些年,小朋友们不会记得江小宝叫江小宝,但总会记得这眼前这辆炫酷闪耀的小跑车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amsf.net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amsf.net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